關鍵字:蕁麻疹、營養品、過敏
2012/03/23 Fri.(五)
愛抱怨不是個好習慣,
也不是遇到事情就該有的第一個反應,
但就是想碎念....
就像現在,週五的夜晚,
即使沒有跟朋友出去狂歡,那也該窩在沙發專心看我的【愛,回來】,
而不是電腦打開,手指不停飛快的在鍵盤打字,
一直不斷的發信交待這,交代那的,也只是因為明天要回嘉一趟;
忍不住又嘆了一口長長的氣,
心裡想這苦命日子什麼時候要結束?
再說到,最近的身體真的不是普通的奇怪,
不是全身癢(八九不離十應該就是蕁麻疹了),就是嘴巴腫,
不像有人是吃蝦子就過敏,還是吃了芒果嘴巴會腫,
就是沒來由的,只是喝水、吃個牛奶糖也有事,苦惱捏,
最痛苦的就是半夜癢到醒,都要抓破皮,它卻越發起勁,好像不讓我見血不肯罷休一樣><
終於~昨天老大出馬了,也幫我請出咕狗大神,
發現有人跟我相同症狀,說是身體的免疫系統出毛病,
可以嘗試吃含有龍根菌(好像某某韓星的名字喔XD)或乾酪...菌的(全名是什麼倒是忘了)的營養品,
因為不想每次癢了就吃藥,畢竟是藥品,能少碰還是盡量避免,
就給他吃看看囉~有病治病,沒病就當保健吧!!
(看看要吃的營養品真的越來越多種了,年紀大了,就是這樣,哈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認識蕁麻疹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蕁麻疹又稱風疹塊,是一種常見的毛病,是一種以皮膚癢及肉色地圖樣突起表現的皮膚病。
一般小於六週者稱為急性蕁麻疹,大於六週者稱慢性蕁麻疹。
麻疹是透過胖細胞釋放組織胺而使得血管的通透性改變,造成皮膚局部的突起與搔癢。
因此治療以抗組織胺為主。部份頑固性的蕁麻疹可能需要類固醇的使用。
有些急性蕁麻疹是因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過敏原引起,如魚、蝦、蟹、核果類、芒果花生等的食物都是常見的原因。
過敏原偵測其實幫助不大,因為大部分食物的過敏在吃東西後30分到兩小時就會發生,所以致敏的食物通常病人自己都會知道。
部份藥物如消炎止痛藥也是常造成急性蕁麻疹的原因。有時在一些病毒感染後,也有可能發生急性蕁麻疹。
慢性蕁麻疹依定義是大於六週的蕁麻疹,可能因為物理性的原因引起,
例如冷、熱、觸壓、震動、流汗、水、陽光都是有可能是誘發因子。
如果有服用長期慢性的藥物,也要懷疑是否造成慢性蕁麻疹。但是許多人的慢性蕁麻疹與過敏原無關,
而是與病人本身的過敏細胞的過度敏感有關。
此外有些皮膚病變雖然看起來像蕁麻疹,但是如果持續時間超過二十四小時,或者發作後皮膚會變色,
甚至是以疼痛而非皮膚癢為主要症狀,此時就應就醫求診。